top of page

【脈枕的兩端】藥材的採收和處理


上兩回談及產地與栽培,今次則繼續說明採收及處理。採收,即是藥材成熟時收集處理,然而也有很多的講究。

一) 成熟度判定:我們現在強調「樹上熟」,中藥也是,一般都是成熟期時還在樹上的最好。所以陳皮常有保留果柄,說明是樹上熟採而非掉下地的果實。更關鍵是,是到期人為採收,而非過早自然掉下者。這個把握非常困難,因為需要找到時間,平衡成熟程度和採收方便性。需要豐富知識和經驗,而且需要誠信和臨床為本。因為有不少藥材,提早採收其個別化驗成份更高,例如五味子,但實際藥效差,所以需要採收人員的注意和誠信。

例如陳皮,就強調冬至皮,即是冬至時日還在樹上者採收,方為好。其他時節的,皮未熟或程度不足,就差不少了。其他亦有很多根莖類需要於冬天最肥時採收,如首烏、白朮等等。果實種子類藥材,要在漿汁足而不易爛時收,如枳殼、木瓜、烏梅、吳茱萸、桑甚子。同時也要好果,壞果不要。

二) 採收方法:採收也不是那麼簡單,需要技術。例如銀花要在早上露水未乾時收,那才不爛,也不會焗壞。藥農和工人都需要知識之餘,也要願意付出。也有如黃連需要去泥而不傷藥,質量才會好。

三)採收後初步加工,這一項亦不易做。採收後乾燥好,可以藥材質量保持,又不需添加物。例如益母草,乾燥好的話,是翠綠草香;旱蓮草也是深綠色但有香味。乾燥不好則是在頹又霉。

也有跟現有科技使用的,例如山藥乾,既不需硫黃,成色藥效也好。附子焗乾炒乾,更近古法而不需泡膽巴,藥效不必大量流失。

所以千萬不要少看採收的工藝,需要不是複雜的炮製,也不是種源和栽培,但如果做得不好,藥效損失同為巨大。甚至曬不好,初曝不好,無法使降解成份的生物酵失效,藥物保存期和安全性可以大大減低。

圖: 互聯網


最新消息
文章分類
最新文章一覽
熱門標籤
尚無標記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