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病探討】幼兒體質多面睇
母親懷胎十月,嬰兒呱呱落地,為家庭增添生氣。嬰幼兒初到世界,將面臨各式各樣的挑戰,作為家長,總想為他預備最好,或在有需要時扶他一把。但要幫得其所,便需了解嬰幼兒的生理特質,才能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初生嬰兒無論在器官、系統的形態結構方面,發育都未成熟,因此生理功能仍未完善。幼兒的五臟六腑皆是「成而未全,全而未壯」,仍需依賴先天元氣生長,後天營養滋養,才能逐步發育完善,直至青春期後(女孩約14歲,男孩約16歲)才基本發育成熟。雖然幼兒各種生理功能仍未成熟,但都是在不斷地、迅速地向著成熟、完善方向發展。這種生機蓬勃、發育迅速的生理特點,在年齡越幼小的兒童表現越為突出,體格生長、智能發育的速度越快。
在發育成熟之前,幼兒臟腑仍很嬌嫰,尤其肺、脾、腎虛弱的表現特別突出。肺主一身之氣,幼兒肺臟未充盈,而幼兒生長發育時卻對肺氣需求較成人更為迫切,因此相對之下,幼兒的肺臟特別嬌嫰;脾主運化,把水谷精微送到全身,但幼兒脾臟功能未全,運化、吸收力較弱,而除了日常生理活動外,生長發育對水谷精微的需求卻特別殷切,故幼兒脾臟常有不足的表現;腎藏精,為先天之本,初生時稟受父母之氣往往未足,需後天脾胃不斷充養才能逐漸充盛,在幼兒迅速的發育下常顯露出不敷所求,出現腎常虛的現像。
以上特質令幼兒禦邪能力較差,加上飢飽寒溫不能自調,衞生習慣未養成,家長如何細心留意也常有失誤,故幼兒較成人容易受外感而病、或傷於飲食致病;一旦發病,病情變化多而迅速,年齡越小,發病率越高,病情變化越多,從新生兒、嬰幼兒,到青春期青少年,其發病率及死亡率都呈逐漸下降的趨勢。即使幼兒患病率高,其病情好轉卻較成人快,急性病中(例如感冒、咳嗽、泄瀉、口瘡等),幼兒康復速度較成人快;慢性病例中(例如哮喘),幼兒的預後亦較成人佳;即或危重病如驚風、神昏等,只要搶救及時,其康復機會亦較成人大。幼兒患病後易趨康復,原因是幼兒生機蓬勃、活力充沛、修復再生能力強、痼疾頑症相對少於成人,故治療反應較敏捷,隨撥隨應;而兒科病以外感六淫和內傷飲食為多,病情相對簡單,治法亦多,療效較好。因此家長們亦無需過度擔心幼兒頻頻生病,只要在幼兒病倒時及時求診,儘早養成良好衞生習慣便可。另外亦要注意兒童飲食應以營養豐富、易消化食物為主,勿過飢過飽,避免辛辣燥熱食物或飲用提神飲料;著重體育鍛鍊,以促進臟腑機能,加強抗病能力。